在铝花飞溅、铜光如镜的现代工业现场,有一种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“隐形力量”——润滑剂。过去,我国高端钢、铜轧制油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,“进口=高端”成了行业潜规则。如今,中铝润滑正用一瓶瓶国产油,悄然改写这一格局。
作为中铝集团旗下的“双高新”技术企业,中铝润滑正以硬核科技破局,以极致服务扎根,不仅在产品研发上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乃至“领跑”的跨越,更在服务体系上构建起“技术+平台+服务”的智慧生态闭环,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注入澎湃的“中国芯”动力。
科技破局:从“卡脖子”清单到“拳头”产品矩阵
中铝润滑深知,要打破垄断,必须攻克核心技术。该公司聚焦“绿色润滑材料、智能润滑系统、数字化供应链”三大前沿方向,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将实验室的分子模拟技术与生产一线的痛点需求紧密结合。
在不锈钢领域,针对“高温、高压、高表面质量”的严苛要求,中铝润滑研发团队通过逆向工程与分子筛选,成功开发出ZLC、ZLS系列轧制油。其摩擦系数较进口产品降低15%,高温抗氧化性能与抗磨性(PB值)均达国际先进水平。在太钢不锈,中铝润滑采取“渐进式”替代策略,从8号、11号粗轧机试点开始,逐步优化添加剂配比,最终实现多条产线批量替代,帮助客户轧制成本降低25%,产品质量稳中有升。
在铜加工领域,面对精密电子铜带“零缺陷、超光亮”的行业难题,中铝润滑推出的ZLB-Y025系列轧制油,一举解决了进口产品易残留、产生亮斑的顽疾。在华中铜业,该产品在4台轧机实现全线国产替代,不仅保障了生产稳定,更将综合成品率提升了1至2个百分点,助力企业年降本16.09%。这一成果也荣获“创客北京2025”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,被组委会高度评价为“打破国外市场垄断,填补国内技术空白”。
不仅如此,中铝润滑还将创新触角延伸至更多“卡脖子”领域。在铝加工行业,中铝润滑历时三年攻坚的铝热轧乳化液项目取得重大突破,成功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合格供货商,实现批量供货。在液压油领域,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产品首次批量交付东轻特材,完成216吨初装油供应,标志着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。
服务扎根:从“卖产品”到“管设备”
中铝润滑深刻认识到,国产替代绝非简单的产品置换,而是一场涉及工艺调整、参数优化、风险控制的系统工程。为此,中铝润滑构建了“技术+服务”双轮驱动模式,将服务作为产品价值的延伸。
该公司建立了业内领先的“三级响应机制”:2小时内远程解决常规问题,12小时内抵达省内客户现场,24小时内处理跨省重大故障。
今年9月初,某不锈钢客户突发应用故障,中铝润滑技术团队连夜驱车800公里,24小时内抵达现场,通过调整润滑条件和工艺参数,迅速恢复生产,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与长期合作。
与此同时,中铝润滑将服务升级为“共生共创”的智慧生态。中铝润滑依托“绿星链通2.0”数字化平台,通过与中铝物资深度协同,构建了集“在线采购、智能配送、技术咨询、数据反馈”于一体的闭环服务体系,真正实现了从“卖产品”到“管设备”的服务跃迁。客户可通过线上商城实现标准化采购,后台则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预测性维护,主动推送设备保养建议和油品更换提示。
这种“前台生产营销+中台研发智控+后台技术支持”的智慧服务体系,不仅提升了中铝润滑客户黏性,更将技术服务从“成本中心”转变为“价值中心”,为中铝集团乃至整个行业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在海外市场,中铝润滑也从“借船出海”走向“造船出海”。依托中铝集团海外项目,成功将产品打入俄语区市场,并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钢厂签订购销合同,实现30余吨高端介质的首批出口,打破了高端工业介质国际巨头的区域垄断。
科技赋能,服务致胜。中铝润滑正以创新为笔,以服务为墨,致力于成长为高端工业介质领军企业,让中国智造加满中铝润滑油,拥有强劲澎湃“中国芯”。
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
地址: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